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一心小筑

笔随心走,今儿固执,明儿洒脱,且笑且过;人随兴至,朝入山水,夜梦平川,且歌且行…

 
 
 

日志

 
 

爬上华山  

2010-12-14 16:37:02|  分类: 人在旅途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小时候听说的《智取华山》,故事不是十分清晰,但对其中“自古华山一条道”这句话却印象深刻。

窃以为借力索道,登华山该轻松不少。殊不知,索道只把游客送到北峰麓下。北峰就是当年“智取华山”的目的地,海拔1614米,在华山的五大主峰中,其实还是最低的。

在一个分叉路口,往左是往北峰的,往右是往西峰的。我们前往西峰。这对那趟华山游来说,可以说是万里长征开始第一步。“第一步”开步后不久,我就感到体力严重不支。印象中,在一道拱桥一样的石门下,我觉得自己实在走不动了。后来据同事说,当时的我脸色发白,嘴唇发紫,我自己的感觉是头晕,眼睛看东西都有些模糊,浑身冒冷汗,乏力,基本迈不开步。这样的情状比上学时跑越野赛后还严重N倍,可以说是我这辈子还没碰到过。这时想起路上同事说的“有好看等着你”觉得他太有先见之明了。

同事都劝我返回。可是,我实在不舍。想想出来旅游一趟也不容易,也许以后不再有机会游华山;再则我要返回必定还得有另一同事陪伴,我也不好意思败人家的兴。于是,我坚定地选择继续前行。

华山上的很多景点连名都很有震撼力,像擦耳崖、猢狲愁、天梯,它们也确实名不虚传。

擦耳崖一边是向外凸出的悬崖绝壁,一边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我们身体紧贴崖壁慢慢侧身而过,唯恐被山势逼下悬崖。袁宏道曾有诗曰:“逋客时时属耳垣,倚天翠壁亦可言。欲知危径欹危甚,看我青苔一面痕。”形容经过这里不仅要贴崖擦耳,甚至脸皮都沾上了青苔,真是形象。

奇怪的是,过了擦耳崖,我忽然又有了谈笑风生的力气。还有奇怪的是,在整个行程中我上了很多次厕所。华山奇绝,修建厕所应该很辛苦,但厕所几乎每个转角处都有。这是不是和我这样的人的生理反应相符?回到家乡后,同事问我感受如何。我说好啊,在华山上,我上厕所,总有一个男同事在外面等我,在家乡,男同事总不可能在厕所门口等我吧,哈哈哈……这个笑柄,却也真实地反映了华山使我身心俱慑。

天梯是在近90度的山壁上凿出的石阶,窄得只容得下一个人,两边铁链护着。我站在底下,看同伴们手攀铁链,慢吞吞如蜗牛般爬上去。轮到我了,紧张得很。一句话都不敢说。也不敢和前面的靠太紧。一步一步爬上去。虽然只有30多级,高约七米,但我感觉爬了好长时间。终于爬上了,居高临下地看着手脚并用爬上或爬下的游人,觉得自己仿佛刚刚穿越了天堑,胸中顿时充满豪气。

爬过天梯,便有一长岭呈现眼前。它莽莽苍苍,蜿蜒盘旋,好像苍龙腾空,就是著名的“苍龙岭”。它全长约1500米,岭脊只有2尺多宽,坡度40°,两旁万丈深壑,势陡如削。行人都十分安静,甚至肃穆,生怕惊动了什么。一个一个,很有秩序地排着队,在宽仅一米的石阶上,慢慢向前。我们走得气急,有时就手脚并用往上爬。一个同事一边爬一边还喊着口号“不要面子,保持实力”。几个下山的游人坐在石阶上休息,看着我们嘻嘻直笑,我们也忍不住边爬边笑起来……

我们攀登到“龙口”,见一平台,上刻“韩退之投书处”六个大字。这里有个传说特别有意思:

相传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在八仙协助下,登上华山。游后下到苍龙岭,只见两旁深谷万丈,云雾弥漫,山风呼啸,山脊时隐时现,觉得头晕目眩,四肢无力,便卧倒在神逸崖下,放声大哭,草草向家人写了一封遗书,投到岭下的青柯坪。恰好当时华阴县令正在九天宫进香,接到书信,忙派人把韩愈从岭上背下来。李肇在《国史补》中详细记载了韩愈的怯弱,观看了韩愈投书处,放声大笑,并在“韩退之投书处”旁又题刻“苍龙岭观韩退之大哭辞家赵文备百岁笑韩处”。清代李柏登山至此,又在此刻道:“华之险,岭为要。韩老哭,赵老笑,一哭一笑传二妙。李柏不哭亦不笑,独立岭上但长啸。” 这苍龙岭,哭罢笑过复长啸,通古连今多热闹。 我们开玩笑说,比起韩愈的被吓哭,我们靠自己的手脚爬过来,强多了,也赶紧长啸几声,和呼呼山风应和应和……

稍作休息,我们前往金锁关。金锁关是一座城楼般石拱门,是通往东西南峰的咽喉要道。杜甫《望岳》诗中“箭栝通天有一门”指的就是这里。道家认为,华岳为仙乡神府,只有过了通天门,才算进入仙境。所以有“过了金锁关,另是一重天的”的民谣。

我们登上金锁关,望东西两侧壑深千丈,观四周古松苍翠,奇石林立,关前仅有一米宽的台阶石径,情侣们在两侧铁索上锁上一把把锁,大小不一,各式各样,重重叠叠,红绳彩线迎风摇曳,与自然风光相映成趣。情侣们把钥匙扔到山涧,祈愿能够白头到老,永不分离!这当然是“天方夜谭”,但在互为情侣的日子里,谁不希望天长地久?能寄托美好愿望的金锁关,也显得神圣无比了。

 一路喘息,手脚并用爬过陡峭的石阶,终于来到西峰。西峰海拔2082米,是华山最秀丽险峻的山峰。峰顶翠云宫前有巨石状如莲花,李白诗曰“石作莲花云作台”,西峰故又名莲花峰。西峰就是《宝莲灯》中沉香劈山救出三圣母的地方。翠云宫边上有一巨石中间裂开,如被斧劈,名“斧劈石”,旁边还树立一柄长把大斧。我们都争着合影,算是圆了童年时代的一个神话情节,也趁机喘喘气。

屹立西峰极目远眺,四周群山起伏,云霞四披,周野屏开,黄渭曲流;望攀登途中游人真如渺小蝼蚁,朔风阵阵,衣衫猎猎起舞,真担心会如一只蝴蝶,轻飘飘凌风而去……顿感心中凛然,万种俗念,一扫而空……

 遥望南峰,如近在咫尺,实则一路攀爬,十分辛苦。

 南峰,海拔2154.90米,为华山最高峰。由两个山峰组成,一个叫落雁峰,顾名思义,由于山太高,大雁到这里也飞不过去,必须歇息。登上南峰,顿感心旷神怡,十分真切地体会到北宋名相寇准《华山》一诗:"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的意境。峰顶多松树,间杂着桧柏等常青树。我们看到有一棵树,没有树皮,白花花的树干遒劲扭曲,迎着朔风,默默无语,我们都感慨这些树木生命力的顽强。

南峰上最奇特的是仰天池,不规则形,深3尺,面积约2平方米,仰面朝天,涝不溢,旱不竭,实在让人惊叹!据说是华山四大谜之一,更增添了几份神秘。我们在南峰的碑石边合影留念。

 华山五大峰,我们到了三个。站在南峰顶迎风四望,眼睛忙不过来。如姆指连掌又相对独立的北峰,东西中南四峰,峰突脉连,错落有致,正如《水经注》“远而望之若花状”,据说“华山”之名即缘此而来。

回来后看照片,多有爬行之势,翘着屁股,露出一截后背,如此不雅之态,却这可算是对鬼斧神工的大自然本能的顶礼膜拜吧……

 
爬上华山 - 小昕 - 一心小筑

 

爬上华山 - 小昕 - 一心小筑

 

  评论这张
 
阅读(185)| 评论(3)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