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一心小筑

笔随心走,今儿固执,明儿洒脱,且笑且过;人随兴至,朝入山水,夜梦平川,且歌且行…

 
 
 

日志

 
 

他的文章适宜朗读  

2017-09-21 09:54:26|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他的文章适宜朗读

 

                                            ——读许老师的《岱衢洋书》有感

 

        许老师善解人意,就在我犹豫可不可以继续讨要他的新书《岱衢洋书》时,他已经把书放在我们单位的交流信箱里了——这是他赠我的第四本书了,前三本分别是《追你到天涯海角》《摩挲群岛》《半澜居信札》,每一本都写有“**惠存”,盖有私章、书房名章、有署名、有日期,相当规整,一如他对每一个人的尊重,并且抬举。新书散发着油墨香,我从文书室一路闻过来,早上刚拿出汪曾祺的《做饭》来看,这下,不好意思了,汪老先生,我要先阅读许老师的《岱衢洋书》了。

许老师是我尊敬的作家、老师。他近在身边——这是我的荣幸。

认识许老师,缘于文字。那时我在岱西的小学里教书。有一次,校领导在年终大会上把一个同事在《岱山教育》发表文章这件事表扬了好几遍,我很羡慕,于是也尝试着去投稿。后来,我又担任了学校的通讯员和小记者团辅导老师,在《岱山教育》和几个市内的报纸、杂志上出现名字的时候也便多了。同时我也知道了《岱山教育》的执行编辑是许老师。也经常在一些报纸杂志上读到许老师的文章。后来从许老师的书中得知,他在长涂教了十七年四个月零五天书,2002年元旦过后调到教育局工作的,主要负责全局的综合文字、信息、文件核稿、编辑等工作。200411月的一天,许老师突然打电话给我,问我喜不喜欢写作,愿不愿意加入作协。这真是对我极大的鼓励。于是,许老师就成了我加入岱山作协的推荐人。

同时,我也相信和许老师有一定的缘。2005228日,我到县教育局报到,和许老师成了同事,并且同科室同一个办公室。在之后的6个月多时间里,我和许老师同处一室,对他有了更真切的认识。

许老师总是默默帮助我。领导叫我先接替许老师的信息、编辑《岱山教育》的活。我菜鸟一只,对各种信息考核任务惊恐不已,仅凭着对新岗位的热情,每天忙碌着。我整天向许老师索要他以前写过的各种材料、局里的各种文件,用来了解工作和寻找信息素材。他整天埋头苦干,除了上厕所,其他时候身子都不起座。但总是不厌其烦地找给我。报送信息要通过许老师的电脑,我把信息发给他,他经常默默地帮我修改,有时还给我分析修改的原因,而被录用后,又总是乐呵呵地说我写得好,给我鼓励。我第一次写综合材料,是县政协对全县高中段教育的调研汇报材料,我到督导科教育科找了很多资料,把现状写清楚了,但是怎么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下步工作措施,我根本就摸不着头脑。许老师帮我写完整,并且要我在交给领导时说是我自己写成的。我当然不会去那样说,但我很感动,我明白许老师的一片好心。

许老师对每一个同事、朋友都很好。就说文件,照说只是审核,但其实很多都是“半截猪头”的样子就交给许老师了。如果只是文字修改倒还好一点,可大部分是有关别的科室开展的业务,许老师就得返过来去业务科室找上级下达的文件,领会精神,有时还需要像记者采访一样去了解他们的相关工作,然后再修改、完善他们的文件,费力费时。但是许老师

也没什么意见,“半截猪头”们照样飞过来。有些老师要评职称,需要论文发表,总要叫许老师修改、把关,或者他们的孩子、亲戚的文章要去参赛、投稿,啥都有。许老师整天浸在文字里,身体又不强壮,有时候一副很明显的疲劳样子,但他从来没有拒绝过,实在来不及,就拖几天,却还要一个劲地给人家解释,仿佛是他做了不称职的事。后来我到了另一个单位,有一次,要写一个电视宣传片脚本一样的东西,吓得我都食宿不安了。那时,我也如抓住救命稻草一样地想到了许老师,因为我知道他不会说“不”的。他何曾拒绝过谁呢?因为在他心目中,每一次被需要、被麻烦,都关乎一个“情”字。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就是 “我这人向来是绝少推托的,人家要你帮忙,自己会写几个字,也是解人家一个难处。”

所以我觉得,他的文章适宜朗读——因为有情。

从小到大,每每语文课,老师总要叫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老师自己也会有感情地读给我们听。在我自己当小学语文老师的时候,也总这样。我觉得,默读和朗读确实不一样。朗读,声情并茂,可以更加真切地和作者共鸣;反过来,感同身受,读起来也更加情真意切。看到美好的文章读一读,这也成了我的一个习惯。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的朗读会上,我读了许老师《半澜居信札》中的《水仙花开了》,写给他女儿的书信,满满的父爱,思辨、睿智,令人动容。

这本散发着好闻的油墨香的《岱衢洋书》,有点特别,“都以诗、以歌、以散文诗起头,然后记下此诗、此歌、此散文诗的由来,以及相关之事、之思,有的话长,千字;有的话少,就几十个字。长短不一,事由、情思不一,唯有一点不变,就是须能真切、恰当表达自己之情、之意的。”——朗读这些诗词歌赋、或长或短之文,更加深切地体会他想要表达的“情”与“意”,走近他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

《感怀教书十八载》有“把教育放在心里,不为成功,只为这份职责”的心声。(《安吉行二章》、《教改难》里有对教育的思考和祝愿。老李的图片引发的是满满的赞美和向往(《读老李图片有感》)。《二月看茶》充满欣喜、怜爱和梦想。《春分》、《晨起》里,在同学群里聊天,80同学淘,珍惜的是生命中的这份遇见。《寒潮夜梦》、《怀念》、《清明》、《小姑姑悼词》等对亲人的追念令人动容,心酸涕下。《过岱衢洋》对老家、对亲人的难以言说的爱与期盼。《闻京津冀又发雾霾红色预警》里有对体制和权利的哀与思。《初夏磨心山》里犹如凤凰涅槃般的“寻找自己”。《雪后登泰山》里有泰山有灵的启悟。《在那岱山顶上》传承岱山历史文化、弘扬创新海洋文化,一个文字工作者的自觉担当,乐在其中。《致林通屿老师》、《致张致真老师》是帮忙帮出的相识相知,敬人者亦为人敬。《赐给我生命的岛》、《海上有仙山》还谱上了曲,吟诵兼歌咏,明明白白表达对故土的心。《学海歌》卷首题诗 表达的是对历代教育追梦人的敬意。为建党90周年而作的《妈妈,这一道太阳的颜色》和为2008年奥运而作的《今夜,我与你有个约定》不同平常的脉脉温情,炽子之心热情似火。《心缘》里表达的是对于教育信息报和编辑们的相识、投缘相知和相惜。《那一叶菩提是金色的》,对金维映的怀念和追忆,犹如至亲,绵长深厚。《群岛有大美》、《我是你的孩子》、《我站在大桥上眺望》我和“你”的前世今生来世的荡气回肠。

读过许老师很多文章,但其实我之前是不知道他还会写楹联还会做赋的,前不久刚带小作家们去沙洋社区采风,对着门楼处的楹联,读来读去,觉得特别有意思,还用手机拍下来,抄在本子上。读《沙洋社区门楼楹联》才谜底揭晓,原来是许老师应好友之邀而作,随着鹿栏晴沙和沙洋风筝村名声日涨,沙洋社区门楼楹联也将迎来更多的赏识者。

《岱衢洋赋》无疑是书中最厚重的一篇,密密的注析,千转百回,赞的是生命的源泉,灵魂受故乡的牵引,走向辽远与宁静。而《向着观音山,朝圣》朝圣的不仅是南海普陀繁茂的紫竹林和莲花洋上那道和蔼慈祥的容光。我想,朝圣的还有执着,信念,生命的磨难,生命里的长明灯。

用许老师在《后记》里的话说,“《岱衢洋》里的人人事事,就是自己现在所没有放下的,有的可能在今后的日子里也仍然放不下。生我养我的前刺笆弄与衢山岛,苦我乐我的岱衢洋与东海,教我度我的教育与文化,是我此生四季生长的起点,也是我来世眷恋的故土家园。”朗读许老师的文章,一边感受着文章传达的“感念、感怀、感恩”,一边敬畏着文字和文学。“历年来留下的古诗、随记、歌赋、散文诗不少”,《岱衢洋书》只是一个非常自然的汇集。但他“有时候想到一些细节,半夜三更也爬起来,记在纸条上,以免忘记。这样做就是想将这本书做得精致一些。“文学不可以玩而唯有敬畏。这是我对文字的态度,也是自己对《岱衢洋书》的敬意。——这种敬意,同时也令我更加敬重许老师。

读《岱衢洋书》,对我自己也是一种很大的触动。书中文章,“多为一时一刻之感,或一日半夜中之随记”,也愿我自己能保持一双犹如孩童的眼,留有一隅属于自己的内心,保持对文字文学的初心,哪怕只是偶尔心动,也实在应该勤勉为记。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会突然发现,如许老师所说,“原来自己在生命的那个点上还闪现过这样的火花”,“尽管是皮毛,但我仍喜悦于这刹那间的灵感,我觉得这灵感是自己刹那间思想的闪光,是刹那间情感的奔放,在大浪淘沙中,在烈火熔岩中,经时光沉淀下来的,经熔炉熔炼出来的,就是自己人生中的金子,并应珍惜、珍藏的。”

——这岂不是美好而幸福的事。

在我写着这些文字的时候,传来一个好消息,许老师在岱山杯全国海洋文化征文中获得了一等奖。许老师又得一个奖,一点也不令人意外。他出下一本新书,也只是时间问题。

向文学致敬!向许老师致敬!

祝愿许老师文学之路越走越好!

 

 

  评论这张
 
阅读(71)|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